江苏胜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

Jiangsu ST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., LTD

欢迎访问 STU 官方网站
以科技为动力  以服务创佳绩
专注建设工程BIM信息化,优质灌溉,缔造未来
BIM SERVICE
您是否正在寻找一个高品质优服务的工程信息技术咨询公司?
在线一键预约
BIM建筑
BIM与测量机器人
来源:STU | 作者:stubim | 发布时间: 2017-02-15 | 90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这是个机器的时代!”这不仅仅指那些已经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大生产,充满成熟科技的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,它作为机器人公司的一句广告语,更多地是表明那些已经渗透入人类生活的智能机器人。

《哈布洛先生》演绎机器时代的温情

《哈布洛先生》演绎机器时代的温情

作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,机器人开始在各个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,人类对这些能够胜任各种工作且毫无怨言的伙伴充满信任。

2

威尔·史密斯与NS-5型高级机器人

测量机器人

测量机器人(Measurement robot)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、跟踪、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、距离、三维坐标以及影像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。

它是在全站仪基础上集成马达、CCD影像传感器构成的视频成像系统,并配置智能化的控制及应用软件发展而形成的。

测量机器人

测量机器人

1983年,H·Kahmen教授成功研制了由视觉经纬仪改制而成的组合式测量机器人,应用于煤矿的边坡检测,负责监测几百个变形目标点,但其集成度不高、精度较低。

煤矿边坡监测点

煤矿边坡监测点

测量机器人经过基础实验期、逐步发展期、全面应用期,技术上全面走向成熟。

2000年,在瑞士纳尔普斯(Nalps)大坝上建立的2台TCA2003监测系统,精度可达1mm。

瑞士纳尔普斯(Nalps)大坝

瑞士纳尔普斯(Nalps)大坝

“BIM+Robot” Vs 机电系统

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,大型超高建筑数量持续增加,随之而来的是庞大、复杂的机电系统。复杂的机电系统考验的不仅是设计,也是对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的重大考验。

目前,BIM在综合管线设计优化、方案模拟、系统分析等方面的运用比较成熟,将BIM设计的成果转化为现场施工的成果是BIM深化应用的必然趋势。

利用测量机器人的现场数据采集功能,能够快速采集现场施工成果的三维信息,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辅助施工验收,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。

4

技术应用特点

有效衔接设计与施工

该项技术利用测量机器人的坐标采集功能实现了BIM平台内的现场施工和设计模型的三维数字信息交互,以此来实现BIM在实际施工中综合管线安装施工工作的指导作用,通过利用测量机器人复核现场结构完成面数据,将BIM模型设计的成果以三维坐标数据形式导人测量机器人中。通过测量机器人实现机电管线及设备在施工现场的高效精确定位。

优化施工流程

采用与BIM相结合的测量机器人技术进行现场定位放样,连接施工与设计,可以简化机电安装的施工工艺流程,实现工厂预制到现场拼装的无缝衔接。提升安装施工过程的系统化管理水平,进一步节约时间、缩短工期。

机器人全站仪辅助施工验收

利用测量机器人采集施工现场数据,检查管线的水平度、直线度,可以实现现场施工验收,利用现场测绘进行机电管线的验收比传统的验收方法更直观全面,有利于提高施工验收的质量,并且还能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现场验收数据与办公室的实时传递,确保施工验收过程真实可靠。

技术应用流程

在实际应用研究中,引进Tablet与Trimble RTS 773测量机器人系统,施工前,首先熟悉BIM平台和工程BIM模型,熟练掌握测量机器人的使用方法,掌握坐标系统转换及数据导出方法。做好测量前期准备工作,现场踏勘,接收并复核现场轴线控制点,熟练掌握测量机器人的使用方法。

Trimble RTS 773测量机器人系统

Trimble RTS 773测量机器人系统

校核建筑系统

BIM系统的应用使得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技术变得直观,并有效避免管线碰撞。通过测量机器人对现场预留洞标高及位置、梁底标高、结构柱倾斜度情况等影响机电管线分布关键部位的监测,将实测实量数据与现有设计成果BIM模型数据对比,及时调整BIM模型中建筑结构的三维数据。

现场施工放样

(1)设计数据准备

根据现场校核的建筑结构信息,完成机电综合管线BIM模型的调整、合理优化,解决碰撞问题。

(2)放样点位选取

以BIM模型为基础,导出支吊架分布图。通过对定位点进行分类,可有效指导管线安装现场施工,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。

(3)坐标数据处理及导入

利用TrimblePointCreater软件进行放样数据处理,将选取的点位以三维坐标形式导出并储存。将三维坐标结合模型底图形成放样文件载入管理器,完成测量数据处理工作。

数据准备过程

数据准备过程

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管线施工放样,通过仪器设站、点位放样、点位标注、放样数据记录4个步骤完成现场放样工作。

测量机器人现场放样

测量机器人现场放样

施工现场验收

在利用测量机器人辅助施工验收的过程中,现场测量成果同样也能反馈到已有的BIM模型,保证模型与现场的一致性,为后期建筑机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打好基础。

效益分析

通过测量机器人将BIM设计数据用于指导现场安装施工,保证了设计对施工更有力的控制,同时利用测量机器人对综合管线以±3mm放样精度进行施工放样,保证管线安装精度。就管线施工放样这一工序而言,通过测量机器人的放线过程是传统施工放线效率的3~4倍,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。

该方法也减少了移动平台等机具占用时间,能够有效避免施工错误造成返工,提高施工效率,节约工期成本,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。

5

测量机器人在机电安装综合管线领域的应用,有利于提升机电深化设计水平,提高现场机电管线施工精度和效率,能够促进标准化机电安装施工全生产流程的形成,在施工进度控制、环境保护、安全生产等方面也有许多积极作用。测量机器人在机电综合管线施工中的应用也是BIM指导现场施工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,其在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领域的应用也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发展。